青山不语,苍天含泪!
陈萍董事长在2022年6月14日12:50分因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,走时无比安详,功德圆满,谢世西游。
今日,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,深切悼念义乌商界领袖,商界常青树、一代儒商陈萍先生。
陈萍先生,字浩然,江西省工业劳动大学地质系肄业,后分别就读于同济大学、复旦大学,专修建筑、房地产、金融和工商管理EMBA和DBA,追随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研究儒释道、学习文史哲。
陈萍先生先后任中国世界义商总会首届会长、上海义乌商会会长、上海东银企业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、上海浙江商会副会长、复旦地产金融同学会常务副会长、复大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、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联副主席、上海市长宁区政协经济委副主任、上海市长宁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、上海市长宁区虹桥商会会长、上海市长宁区国际商会副会长、上海金华商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职务。
先后荣获浙江省优秀企业家、浙江省明星企业家、金华市最佳优秀企业家、义乌市优秀企业家、优秀厂长、上海长宁区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、虹桥社区“两新”组织最具凝聚力的“和谐老总”、“党建之友”等称号。
陈萍先生,因文革大学肄业后,干过繁重的农活,拉过黄沙,走村串巷摇过鸡毛换糖的拨浪鼓,在廿三里马路市场卖过6年纽扣,还往返于上海、义乌、杭州等地贩销过生姜和豆制品,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的经商户之一,饱尝人间风风雨雨及各种艰辛磨难。磨难可以压垮弱者,但强者往往不甘心受命运摆弄,而是卓然自立,奋身挺起,陈萍先生善于从苦难中提炼总结出许多人生智慧,为未来开创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这如同二千多年前圣人孟子所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”
1977年,苏溪镇杜村党支部书记傅樟根先生先后8次来到大陈镇金山村,恳请陈萍先生到杜村创办社队企业,帮助村民脱贫致富。陈萍先生重情重义,决定出山。但是杜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,村里无资金、无厂房、无设备、无技术、无供销渠道,更不知要办什么企业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。面对此情此景,陈萍先生对大伙说:黑暗中最需要的是光明,我们的厂名就叫“曙光”,既然什么都生产不了,就取个什么都可以生产的名字,叫“曙光综合厂”吧!
“曙光综合厂”就这样以服装起家,从80元人民币起步,3年后,企业产值已连年超千万元、超两千万元、超亿元、超两亿元……连续13年,所缴税收占义乌市财政收入的1/60,出口创汇占义乌市50﹪以上,为义乌培养了一大批办厂能人和经商人才,堪称义乌乡镇企业的“黄埔军校”。1989年,陈萍先生担任深圳市威达服装进出口公司总经理,威达公司同样迅速打开外销市场,出口创汇达4-5千万美元,一跃成为深圳市的创汇大户和财政支柱企业。
正当深圳勇搏商海取得成就之时,陈萍先生高瞻远瞩,综观全局,又实施了第三次战略转移。1999年他创立上海东银企业(集团)有限公司后,首先成功开发了上海市“文明小区”,也是虹口区品质最高、售价最高的“曲阳豪庭”;2004年,东银集团又受让了上海市长宁区虹桥古北的一块商业用地,仅用时20个月零11天,就完工交付使用,施工速度创建了上海之最,工程获得了上海市优质结构奖“白玉兰奖”和国家建筑最高奖项“鲁班奖”!
自2008年1月1日第一家租户入驻至今,东银中心出租率长期保持在98%以上。经受金融风波、贸易战、疫情等各种考验,始终长盛不衰。世界500强企业、领事馆、银行、证券公司及国内外知名企业争相入驻,是长宁区税收亿元楼之一。陈萍先生搏击商海四十余年,铸就商界传奇,却始终心怀感恩、情系家乡、不忘初心、回报社会。他将东银集团的经营范围定位为三大内容:一是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;二是金融投资;三是常态化的公益慈善事业。
自2008年以来,在陈萍先生的倡导下,东银集团在文化、教育、宗教、家乡建设等各个领域,开展了全方位的慈善帮扶工作。截至目前,陈萍先生已累计捐赠公益慈善事业五千多万元。他说:要将慈善事业常态化,每年从公司盈利中拨出固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。
陈萍先生经商提倡“义利双行”,做人提倡以善为本。他热爱传统文化,经商管理之余,长期沉浸在国学领域,与老庄孔孟相伴,与诸子百家同游,他在《凤鸣亭记》中告诫他的儿女子孙:“‘立身以德义,处世以谦逊,勤俭为准则,慈爱为本心。’凡此种种,皆以读书而明其理。此即所谓‘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,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’。”这一切充分体现了陈萍先生作为一代儒商的卓越风范,令人钦佩不已。
陈萍先生志存高远,在他的人生规划中还有许多宏大的夙愿要去一一实现,然而人生无常,病魔肆虐,长期积劳成疾的陈萍先生于本月14日突然病危而逝世,他是怀着许多尚未完成的愿望而遗憾地告别人世。真是天地有穷愿无穷,月如无恨月常圆!
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陈萍先生荜路蓝缕、敢为人先的创业历程,缅怀他扶危济困、积德行善的高尚人格,追思他学识渊博、见贤思齐的儒商风范。斯人已逝,昨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,至今却已长眠安息、阴阳永隔,不禁令人感到无限悲痛,怆然泪下。
古人说: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”陈萍先生虽然驾鹤西游,一去不返,从此天涯海角,再无相见之日;从此天老地荒,难以聆听教诲,但是陈萍先生高雅美好的儒商风范如山高水长,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。
最后祝陈萍先生一路走好,九泉之下得以安息,天堂之中再无病痛。